中新网6月29日电 俄新网援引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报道,该报一名女记者以卖货员身份在集装箱市场找了份工作,感受在切尔基佐沃市场的“日常生活”,老板是中国人。每天工资是700卢布左右。
她讲述了这段在市场“打工”的经历:
“你好!”,一上班先与老板用中文打招呼。老板还有一个俄文名叫安东。
“你好”,老板卷起袖子用俄文打了招呼。随后,他爬上梯子到摊位上面的仓库,开始向下面扔裤衩、衬衫和运动服。我们用了半个小时把摊位摆放妥当。“我累了”,安东说。 随后他坐在装服装的大包上,开始翻看报纸。我从背后瞟了一眼,喔,中文报。原来在莫斯科就有8份中文报纸,其中4份是日报。市场上还有越南人和阿塞拜疆的媒体。这些外文媒体的办公室都在切尔基佐沃市场附近。这些报纸都是在市场上销售。一大早,卖报的人就喊着当天报纸上的要闻。这些报纸主要刊登政治和体育新闻,还有大量的广告,包括理发馆、牙医诊所、裁缝店和银行。这些服务设施也都驻扎在切尔基佐沃市场内。每一个种族的社区都有自己的一套设施,自己的一套生活规律以及在市场上的“政治地位”。在大市场上总共有四大社区:华人社区、越南人社区、高加索犹太人社区以及塔吉克人社区。
这名女记者在“深入”调查后了解到,市场上被公认为最有权势的是阿塞拜疆裔犹太人。整个市场的大老板捷利曼·伊斯梅洛夫很少来市场。市场都是下面由高加索犹太人组织的管理部门在经营。管理部门主要的任务是收取摊位费。当然,他们自己不会跑到每个摊位前去收取的。这里是另外一套运作方式:切尔基佐沃大市场内部分成多个小市场,这些小一些的市场整个包租给不同的社区。后者制定自己的管理规则,组建自己的管理部门并制定摊位的收费价格。市场“最高层”一般不会干涉下面管理部门的家务事。当然,如果下面总是及时上缴费用的话。而至于收取的费用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正规的费用,另外一张则是“自愿”性质的。
这名记者还表示,塔吉克人在市场上总管搬货和收垃圾。在市场上工作的塔吉克人从来都不到市场以外的地方,他们吃住都在市场内的宿舍里。一个废弃的销售大厅里搭起了两层床铺。一个这样的大宿舍就可以住500人,而市场内有3个这样的宿舍。
中国人和越南人主要经营的商品是服装和玩具。阿塞拜疆人主要卖皮货和鞋。吉尔吉斯人、乌克兰人和摩尔多瓦人都是给摊主打工的售货员。
土耳其人在市场上主要是经营地毯和挂毯以及床上用品,印度人卖玩具和DVD光盘等。阿富汗人控制了市场上的小餐馆和药店,他们也销售日常家用品,如肥皂、擦子和梳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