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45|回复: 0

在波兰小城体会社会转型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8-12-10 07: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华资讯微信公众号
波兹南会议举办地点。任建民摄
  为了采访在波兹南举办的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记者与其他10000多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一样,赶到这个波兰的第二大城市。   进到会议中心,与中国政府代表团一聊,得知中国代表团住的酒店,在离城有十几公里之外的郊区,开始报价是每晚70美元,但入住时提到了190欧元。在会场里,中国租了个小展示台,其中一台液晶电视,租十几天要1000欧元,足够买两台新电视的了。   与会者每天行色匆匆,很多人甚至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会议中心给大家提供简单餐食,一个小三明治要10兹罗提,一小盒蔬菜沙拉,20兹罗提。记者把这个价格告诉为大会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显得很吃惊。其中一位叫安娜的志愿者介绍说,当地人平均月收入在2000到3000兹罗提之间。市内星级宾馆,平常只要两三百兹罗提。记者所住的郊区小店,应该在100兹罗提之下。这些酒店的价格,比平时上涨了五倍以上。至于餐食,会议中心也明显偏高,20兹罗提可以在当地买三个麦香鱼汉堡。   波兹南是波兰的经济中心,据介绍经常举办大型展开。但其知名度确实不高,各大通讯社发稿时,发稿地还要专门注明“波兰”就是例证。这是个只有50万人口的小城,接待能力有限,因此遇到这种万人大会,资源变得紧张,商家自然就要大发其财了。记者采访过不少国际大型活动,当地物价上涨也算正常,但像这么个涨法,却不多见。背后的原因,与波兰社会处于转型期有关。   各国记者们普遍感到,在波兰讲英语非常费劲,大部分人连最常用的单词都不会,为大会执勤的警察连路都指不清。我问当地一位教师:是不是这里人通常学习德语或者法语呢?她说,英语还是最主要的外语,只是大家普遍水平不高,与西欧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记者出火车站时,一位志愿者帮助叫出租车,花了近半个小时,问了20多辆车,才算有一辆车愿意载我。我指着车站旁边一排等候的出租车问:为什么不叫他们呢?志愿者说:这些人不打表,自己定价,不能坐。一起来采访的老挝记者就中了他们的“埋伏”,不仅在火车上手机被偷,坐出租车还被敲了一笔,多收了三倍的钱。   波兰如今已加入欧盟,去年又成为申根会员国,其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俨然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因此,我们这些黄皮肤、黑皮肤、棕皮肤的外国人,经常能遭遇到当地人那种不可理喻的傲慢。一位当地的华人说,以前中国穷,他们看不起;现在富了,他们也不顺眼,说咱们是暴发户。在人权、奥运、西藏等等问题上,百般责难。由于对华人一直严加控制,所以在波兰的中国移民至今不超过2000人。记者在波兹南市中心见到一家“中国商店”,从浙江来的张先生在波兰打工十多年,一个月前刚开了这个商店。从商店的名字就可以想见,这里同样出售中国货的商店并不多。他说,在这里居留的华人难得一见。   在华沙主要大街上,现代化的高楼背后,就是成片的“火柴盒楼”,很多居民依然住在里面。不少破旧的楼群间,涂鸦满墙。所有这些,提醒人们这里刚刚过去不久的那段历史。新与旧、高与低、富与穷,正在过渡与交替。整个社会,还没有完成转型。人们的文化水平有待提高,法制与道德环境也需要提高。“如果没有限制,能赚更多钱的机会,谁愿意放过呢?”针对眼前的涨价,志愿者安娜如是说。 来源:人民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11-25 23: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