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199|回复: 12

四川地震两年前已有研究报告准确预言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8-5-21 23: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这次空前的地震灾难,人人都感到揪心。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无情的震魔夺走,多少代人苦心经营的美好家园瞬间毁于一旦……
人们都有这样一个心愿:如果能及早作出预报该多好啊!
其实,这场大地震在两年前已有人写出学术报告进行论证并预言这篇报告题目是《基于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区地震趋势研究》,发表在《灾害学》2006年第21卷第3期,作者是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龙小霞、延军平、孙虎、王祖正。
报告的核心结论是:2008年在川滇地区极有可能发生6.7级以上地震。并提出若干条预防建议。
现在看来,其吻合度令人震惊,只可惜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它引发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应如何对待科研报告?
来源:韩部善的博客
发表于 2008-5-21 23: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 这些事情总是不发生就没人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1 23: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文摘要(未核实) 3 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所进行的推算与预测结果看, 在2008 年 左右, 川滇地区有可能发生≥617 级强烈地震。为了 更好地配合防震减灾活动,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完善预防措施 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 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 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 加强针对性 专题研究, 确定重点防震区域, 依靠全社会力量, 不 断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2) 加强抗震能力建设 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 防震减灾工作, 加强领导和管理, 切实加强抗震设  3 期              龙小霞, 等: 基于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区地震趋势研究            83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防及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加强对重大建设工程和 一般民用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监督管理工作, 坚决 做好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 提高城 市和农村的防震抗震能力。 (3) 健全紧急救援系统建设, 以提高地震应急 反应能力 依法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加强地震应急 系统指挥建设, 明确紧急救援队伍,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避震应急、自救互救知 识技能。 (4) 广泛宣传动员, 普及防震抗震知识 川滇 地区的破坏性地震以往主要集中于农村, 而缺乏防 震减灾意识和经济滞后等原因又导致农村民居普遍 抗震性能差[ 8 ] , 因此, 应该加强防震抗震知识的宣传 和普及, 把防震抗震知识宣传普及到乡(镇)、村及 农户, 努力提高农村民居防震抗震能力。 (5) 加强地震监测网络建设 川滇地区断裂多, 地域广, 地震灾害频发。在如此广大的区域内, 确 定地震规律及确切的发生地点仍然有许多科学问 题, 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尤其应采用切实措施 不断完善和加强地震监测网络建设。 参考文献: [ 1 ] 苏有锦, 秦嘉政. 川滇地区强地震活动与区域新构造运动的关 系[J ]. 中国地震, 2001, 17 (1) : 24234. [ 2 ] 邢东兴, 孙虎, 延军平. 陕西省大旱年发生概率及可能发生的年 份预测[J ]. 灾害学, 2004, 19 (1) : 69272. [ 3 ] 黄子波. 川滇地区强烈地震预报研究. 四川地震, 1994, (1) : 92 13. [ 4 ] 中国地震局.《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 世纪~ 公元1911 年) [M ].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5. [ 5 ] 中国地震局.《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 年~ 1990 年) [M ].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 6 ] 《中国地震年鉴》编辑部. 中国地震年鉴1991~ 2005[Z].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1~ 2005. [ 7 ]翁文波. 预测论基础[M ]. 北京: 石油出版社, 1984. [ 8 ] 陈 , 等.“十一·五”期间中国重大地震灾害预测预警和防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2 04: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2年前就有预测了好厉害啊,如果这么说中国比日本先进啦 我听日本朋友说地震确实是没法预测的,目前日本最先进的技术准备的预测地震是在地震发生前30秒 他们以前的地震预测中经常还出现错误预测 他们说这次的中国地震,他们说是属于活性断层.由于印度版块挤压喜马拉雅山所致专家说可能还有部分的原因是属于大量开发地下水的结果,地下是空的,很容易会塌方,建水电站也有部分原因引起地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2 06: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呼中国的科技不行的。。马后炮太多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2 16: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冷静、再理智!

我们需要冷静、理智地支持救灾行动、关注灾后重建。;(boyige 这两天上天涯,猜测和攻击的帖子多如牛毛,原本想为震灾说点什么的冲动被天涯里面成堆成堆的污言秽语影响的荡然无存。 《基于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区地震趋势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龙小霞出生于1983年,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研究。2006年文章发表的时候,龙小霞只有23岁。 大家自己判断吧。;(gg 建议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成功预报海城地震的一些文章。做些摘要如下: 1974年国务院第69号文件确定了“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依靠广大群众,做好预测预报工作”的地震工作方针。1975年海城地震预测、预防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比较认真执行中国特色这个正确的地震工作方针的的结果。 这一规律就是“密集…平静…大震”。于是从那以后这一规律就成为预报地震的重要依据。 《美国地震协会公告》上的一篇专文评论说:“虽然海城地震的预测,是结合了混乱、经验主义分析、直觉判断和好运气,但这是预测地震的一次尝试,且第一次没有以失败而告终。” 1966年邢台地震到1976年唐山地震是中国地震高发的十年,也是中国探索地震预报最富传奇的十年。有人说:“世界地震预报水平就是,一个海城的成功,一个唐山的失败。” [ 本帖最后由 kensun01 于 2008-5-22 17:0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2 17: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想说的是人微言轻?才23岁,没有被老资格们引起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2 21: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理性看待地震预报问题。对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地震趋势,有不少专业人士在作预测。不能说发生了地震,某某人曾经有过比较接近的预测,就说这次地震为什么没有能够预报。地震预报毕竟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按照地震趋势的预测来告知民众某地可能有地震,那么人们还不三天两头地避震,还能够安心地生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2 23: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地震预测不了,预防还是可以的吧? 防患于未然,重建的房子不要在屠害生命了 可是这几天总是平静不下来,似乎看到那一双双贪婪的眼睛早已盯上政府拨款、外国援助款和民间的捐款上~~~ 每每担心:如此庞大的巨款能不能真的落实到受灾群众的手里,能不能真正的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恢复生活??我们全国人民火热的爱心会不会落入那些贪官污吏之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3 02: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否有地震预报,但最基本的房屋抗震总是可以人为决定的吧. 看见上图中的水泥预制板了吗, 可能是眼睛花了,我怎么没有看到一般预制板中又该有的钢筋. 这样的房子遇震不塌都鬼了(而且还是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3 18: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冷静与理智的态度也是我们对救灾的贡献。

先答复8#楼和10#楼的: 昨天答复的文字因为电脑问题没有写上去,拖到现在才补说,可能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这不是我本意。 个人认为,成就和年龄是没有比例关系的。 对搂主介绍的该文章持冷眼旁观的态度,一个原因是自己对“可公度方法”的了解不够,另一个是缺少专家级的地震相关知识。 对该论文学术水准的评价是,可以看作是对汶川地震的猜测而不是预测。理由如下: 1.“可公度方法”研究的是关于周期性的问题,该方法的可靠性并未得到证明。任何一系列的数据总能产生一定的规律,在没有找到这些规律和科学依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之前,这些数字的推导意义仅局限于猜测,就如同“主队穿白衣必胜”这样的说法。 寻找周期规律的做法在科学研究中应用多多,但在规律的原因没有得到解释或证明之前,这种做法就只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无法证明该规律的唯一性,从而下一次的推导就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2.科学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寻找规律与科学依据间的关系。从事地震成因、预报领域的这项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时间积累,肯定不是大多数23岁的研究生可以具备的。当然该论文最后的一些真理性总结还是值得一看的,只是和论文前部的猜测结论之间是没有直接的科学关联依据的,相信任何一级的地震科研和预报部门看到该论文都会留意一下,但不会太多引用入实际工作的。因为论文中缺少科学的理性。 我本贴里留言的本意是提醒大家冷静、理智地为当前的抗震救灾做些贡献,无端猜测或攻击引起的噪声,既骚扰分散了当前救灾的精力,也会误导将来理性检讨灾害原因的行为。 就象天涯上这几天出现了大把猜疑、攻击中国红十字会的帖子一样,让人无法想象在救灾最紧张时候出现的这些到底是理性行为还是暴力行为。 在受难者的尸骨未妥善处理完成之前,我的建议是大家都来用冷静理性的行动和语言来支持救灾工作,即便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或机构,只要他现在是在努力救灾,那我都会理解支持他,对于他的过错,应该在将来再去追究。 这是我自己的观点。 [ 本帖最后由 kensun01 于 2008-5-23 18:5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3 19: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12#楼: 建议将照片中孩子的细节处理掉以后再发。 我个人一直反对媒体发布任何包含尸骨细节的清晰照片,是出于对死者的尊重。 另,关于钢筋问题,请参考百度知道里的“现浇板和预制板的钢筋” 预制楼板里的配筋多为预应力钢绞线或预应力钢丝(当然钢绞线属于钢筋),照片中右侧两个孔洞中间上部的那一点线头就是钢绞线断头。常规预制楼板的质量问题大多集中表现为少筋。 不配筋的常规预制楼板基本没有大的承载能力(混凝土抗拉强度极低所致)。近几年来民用建筑中已经不再推广使用预制楼板,但厂房与商业建筑中仍在大量使用中。 [ 本帖最后由 kensun01 于 2008-5-23 19:1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3 19: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sun01 于 2008-5-23 18:49 发表 先答复8#楼和10#楼的: 昨天答复的文字因为电脑问题没有写上去,拖到现在才补说,可能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这不是我本意。 个人认为,成就和年龄是没有比例关系的。 对搂主介绍的该文章持冷眼旁观的态度,一个 ...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7-1 03: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